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实证论文:从“研究结果”到“研究结论”——三种有效的写作过渡策略

时间:2024-04-24 10:22:59

在实证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研究结论的得出并不是简单的数据结果罗列,而是需要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提炼出具有洞察力的观点。尽管研究结论与数据结果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研究结论是对数据结果的升华和解读,它赋予了数据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然而,不少论文在呈现时却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直接将数据结果等同于研究结论,这无疑降低了论文的学术价值。

为了提升论文的质量,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引导研究结果向研究结论的过渡。以下,我们将结合C刊论文的实例,探讨三种实用的过渡策略,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借助前因变量深化结论

在探讨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时,我们可以从前因变量入手,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和理论背景。例如,某项研究发现“制造业规模,尤其是低端制造业的规模,对制造业的升级具有显著的间接负面影响。”为了将这一数据结果提升为研究结论,作者引入了“大象经济”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制造业规模过大如何导致对支持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不足,进而阻碍了制造业的升级。这种通过引入相关理论或证据,深入分析前因变量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将数据结果转化为具有洞察力的研究结论。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文献比较的方法,探讨前因变量在不同理论观点下的作用差异,从而得出更为全面的研究结论。例如,另一篇论文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时,不仅呈现了正向影响的数据结果,还通过与其他服务业类型的比较,强调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升级中的独特作用。

二、通过结果变量推导结论

另一种有效的过渡策略是基于结果变量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分析结果变量的不同影响,从而推导出更具普遍意义的研究结论。以一篇关于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论文为例,作者首先呈现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对薪酬差距的负向影响数据,然后通过分析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以及超额薪酬差距的问题,得出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在完善企业内部薪酬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这种通过分析结果变量的不同影响来推导研究结论的方法,能够使论文观点更加深入和全面。

三、整合多元理论丰富结论

最后一种策略是综合运用不同的理论来探讨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这需要我们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将其与数据结果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以一篇关于中国夫妻离婚模式的论文为例,作者在研究“倒U型”离婚风险函数时,引用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自然演化论和总体异质性理论等多种理论观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作者不仅解释了数据结果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丰富了研究结论的内涵和外延。

综上所述,将研究结果有效地转化为研究结论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借助前因变量、结果变量以及整合多元理论等方式,我们可以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洞察力。希望以上策略能为广大研究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