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人社厅卫生职称新规为高级职称工资带来巨变
时间:2024-11-18 11:32:53
人社厅的卫生职称新规在多方面对高级职称工资产生影响,以下是具体介绍:
评审条件变革带来的影响
工作量要求细化:如河南省规定非急诊科医师近 5 年内轮转急诊科的,其门诊单元计算方式及占基本门诊工作量的比例有明确界定,感染防控科室专职和兼职人员的工作量统计指标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定。这意味着医生的工作付出得到更精准的考量,满足相应工作量要求的高级职称医生,其工
资待遇有望更合理地体现其工作价值。
科普工作纳入考量:同样在河南,用人单位需对申报人员的科普工作进行认定,这一要求使医生的工作范畴得到拓展。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且达到要求的高级职称医生,可能会在工资待遇上得到相应体现,激励更多医生投身科普,也为其收入增长开辟了新途径。
评审权限下放的作用
自主评审与激励机制:江苏省从 2024 年起向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下放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权,医院可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岗位要求自主制定评审标准。这种自主权能够使医院更精准地评价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贡献,对于那些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高级职称医生,医院可以通过更灵活的薪酬激励机制给予回报,从而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
促进人才竞争与发展:评审权下放后,医院之间为吸引和留住优秀的高级职称人才,可能会在工资待遇、科研经费支持、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展开竞争。这将促使医院不断优化薪酬体系,提高高级职称医生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以增强自身的人才竞争力。
倾斜政策的影响
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在河南,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可享受优先申报、评审、聘任,免除卫生支农任务,申报高一级职称免于一次业务考试等倾斜政策,援鄂医疗队员及特定一线一档医务人员还可提前 1 年申报高级职称。这些政策使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能够更快地晋升高级职称,进而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体现了对他们在特殊时期贡献的认可和补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国家卫健委提出在县域医共体内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这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级职称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岗位空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稳定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评价体系完善的意义
破除 “四唯” 倾向: 如江西省提出不把论文、课题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临床病案、手术视频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参加评审。这一改变使那些在临床实践中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但论文等成果相对较少的高级职称医生,能够更公平地参与职称评审和工资待遇的竞争,使工资待遇更能反映其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
突出医德医风考核:多地强调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实行 “一票否决制”。这促使医生更加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级职称医生,医院在工资分配上可能会给予更多的倾斜,以弘扬良好的医德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