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快看看你有没有这种情况,医生职称评审直接不通过

时间:2024-11-25 14:57:05

以下是医生职称评审可能直接不通过的六种情况:

一、医德医风存在严重问题


医疗违规行为

医生如果存在收受红包、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这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行业规范的。例如,利用开处方的权力,收受药品供应商的回扣,这种行为损害了患者利益和医疗行业的公正性。

过度医疗也是重要问题之一。比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

服务态度恶劣

与患者发生严重冲突,包括言语侮辱、肢体冲突等情况。例如,因患者询问病情较多而不耐烦,对患者进行言语攻击,这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对医院的信任。

对患者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缺乏应有的关怀和耐心,被患者多次投诉且情况属实的,也会导致职称评审不通过。

二、医疗事故主要责任方


医疗差错导致严重后果

如果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出现重大医疗差错,如手术失误、用药错误等,并且这些差错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伤残甚至死亡,而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认定医生为主要责任方的,职称评审将不予通过。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因操作失误损伤患者重要器官,或者在开药时因疏忽开错药剂量,造成患者中毒等严重后果。

违反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故意违反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和规范进行诊疗活动,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可能影响职称评审。例如,不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手术准备,增加患者感染风险。

三、学术造假


论文抄袭

直接抄袭他人论文作为自己的职称评审材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现在的论文查重系统很容易检测出抄袭内容,一旦发现,不仅此次评审不通过,还可能面临学术声誉受损等后果。

篡改他人论文内容,如修改部分数据、结论后据为己有,也是不被允许的。例如,将别人在实验研究中的数据进行修改,使其符合自己想要的结果,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

科研项目造假

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编造不存在的研究内容、研究团队成员等信息来骗取科研资金或作为职称评审的资本。例如,虚构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历,提供虚假的项目申报书和结题报告。

在科研成果验收阶段,伪造实验数据、研究成果来蒙混过关,这种行为一旦查实,职称评审必然不通过。

四、继续教育学分未达标


学分不足

医生需要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活动,获取足够的学分。如果没有达到所在地区或医院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要求,例如,少参加学术讲座、培训课程等导致学分不够,会影响职称评审。因为继续教育学分是衡量医生是否持续学习、更新知识的重要指标。

对一些特殊专业知识培训学分缺失也可能导致不通过。如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医生,没有完成传染病防治知识更新培训的学分要求。

五、执业资格不符合要求


执业证书过期或吊销

医师执业证书过期未及时注册,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属于非法行医状态,职称评审肯定无法通过。例如,因疏忽忘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执业证书的注册延续工作。

若医生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执业证书被吊销,如发生严重医疗事故后被吊销执业资格,在吊销期间不能进行职称评审,并且之后重新获取执业资格后,职称评审也会受到之前事件的影响。

跨专业执业

在职称评审专业与实际执业专业不符的情况下,也可能不通过。

六、申报材料弄虚作假


伪造工作经历和业绩

虚构工作年限,例如将实际工作 5 年虚报为 10 年,以此来满足职称评审对工作经验的要求。

编造临床工作业绩,如伪造自己主刀的手术病例数量、治疗患者的人数等,通过虚构材料来提升自己在评审中的竞争力,一旦发现必然不通过。

提供虚假荣誉证书和推荐信

伪造获得的奖项证书,比如制作假的医院优秀工作者荣誉证书。

提供虚假的同行专家推荐信,包括模仿专家签名、编造推荐内容等行为,这些都会导致职称评审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