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卫健委新规:医生晋升必下基层,公平之策?

时间:2025-03-03 17:54:00

在当今社会,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一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城市里的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偏远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卫健委近日出台了一项新规:医生晋升副高职称前,必须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1年。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它究竟是促进医疗公平的一剂良方,还是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

从政策初衷来看,这项新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基层医疗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医疗人才的匮乏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城市的大医院汇聚了众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包括经验丰富的专家、先进的医疗设备等。而基层医疗机构往往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导致很多患者宁可舍近求远,涌向大医院,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不平衡。让准备晋升副高的医生下基层锻炼,就是要将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引导至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对于基层医疗而言,这些高职称医生的到来,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他们能够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比如在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上,基层医生可能因为缺乏经验,更多地依赖药物,而这些即将晋升的副高医生可以用更科学、更综合的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替代部分药物治疗,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他们还可以开展培训讲座,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基层医护人员,提高整个团队的业务能力。

从长远来看,这一政策对培养全面的医疗人才也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医院的医生,长期处于专科化、精细化的医疗环境中,虽然在某一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但对于一些基层常见的多发病、慢性病的全病程管理可能相对陌生。下基层的这一年,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病例,拓宽临床视野,提升综合诊治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在更高级别医院的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也有益处。

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相对较差,可能会影响这些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诊疗效果。比如缺乏先进的检查设备,对于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断可能会受到限制。此外,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机制相对不够完善,如何合理安排这些下基层医生的工作任务、保障他们的权益等,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让这一政策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配套措施的支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明确下基层医生的职责和权益;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下基层医生真正履行职责,而不是走过场。

卫健委新规让医生晋升副高下基层1年,出发点是好的,但要实现促进医疗公平的目标,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克服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才能真正让这一政策落地生根,为基层医疗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患者受益,逐步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