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揭秘!浅表性胃炎到癌症几步之遥?

时间:2025-05-15 11:34:21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胃病似乎成了许多人的“老朋友”,其中浅表性胃炎尤为常见。它时常以胃痛、胃胀、嗳气等不适症状提醒着我们的存在,让人不禁担忧:浅表性胃炎距离癌症究竟有多远呢?

浅表性胃炎,从医学角度来讲,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属于胃炎中较为轻微的一种类型。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不良的饮食习惯首当其冲。长期暴饮暴食、喜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等,都会对胃黏膜造成反复刺激,引发炎症。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浅表性胃炎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这种细菌能够在胃黏膜定植,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炎症发生。还有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会影响胃部的神经调节,使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进而诱发浅表性胃炎。

一般来说,单纯的浅表性胃炎距离癌症还相对比较遥远。大多数浅表性胃炎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习惯的调整,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完全治愈,不会进一步发展。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对浅表性胃炎掉以轻心,因为它确实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尽管这种风险相对较低。

如果浅表性胃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胃黏膜的炎症会反复发作,在这过程中,胃黏膜会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复,而频繁的损伤与修复可能会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异常增生。这种异常增生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前期病变阶段,不过从浅表性胃炎发展到胃癌,通常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还会经过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多个阶段。

萎缩性胃炎是在浅表性胃炎基础上,胃黏膜腺体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的一种病理状态。此时,胃黏膜的自我保护和修复能力进一步下降,胃酸分泌也可能受到影响,肠道菌群容易在胃内定植,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刺激胃黏膜,使得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加重。肠上皮化生则是指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所替代,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但也属于癌前病变的一种表现。不典型增生更是细胞异型性增生的体现,根据其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度,重度不典型增生被视为癌前病变,极有可能发展为胃癌。

如何避免浅表性胃炎向癌症方向发展呢?首先,要积极治疗浅表性胃炎。一旦确诊,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如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等,以减轻炎症,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其次,调整生活习惯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幽门螺杆菌的再次感染。此外,学会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通过适当的运动、休闲活动等方式,调节身心状态,也有助于胃病的康复。

浅表性胃炎虽然看似普通,但也不能忽视它潜在的风险。了解其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让我们的胃更加健康,远离癌症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