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86岁护士遭骂,背后真相是啥?

时间:2025-05-21 15:21:26

在当今社会,网络热搜往往能迅速聚焦公众的目光,引发广泛的讨论与思考。近日,一位86岁的护士被骂上热搜的事件,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我们对职场中的代际差异、责任分配以及职业精神等诸多问题有了更深的思索。

这位86岁高龄仍坚守在护理岗位的护士,本应是受到敬重的对象。护士这个职业,无论年龄大小,都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护理事业,其间积累的丰富经验无疑是宝贵的财富。然而,此次却因一些网友的吐槽引发了争议,关键原因在于部分网友认为她坐在办公室,而让年轻人去“扛雷”。

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职场中的确存在不同的分工安排。在医疗领域,不同资历和身体状况的工作人员通常会被合理调配到不同的岗位。对于一位86岁的护士而言,或许她由于身体机能的限制,无法像年轻护士那样长时间地奔波在病房,从事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但她坐在办公室,并不意味着就脱离了工作核心。很有可能,她是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在后台为整个护理团队提供指导、协调资源或者处理一些需要丰富阅历才能应对的复杂事务。就如同一个知识宝库,年轻护士们在遇到棘手问题时,能从她那里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从代际差异的角度来看,老一辈的工作者和年轻一代在工作观念上确实存在碰撞。老一代工作者成长于艰苦的环境,他们更强调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对于工作的执着往往体现在坚守岗位上。而年轻一代,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公平合理的分工和自身的职业成长空间。当看到老一辈在相对轻松的岗位上,而自己却在一线承担繁重任务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并不是对老一辈工作者的不尊重,而是对职业发展均衡性的诉求。

在责任分配方面,这是一个需要精细化管理的课题。医疗机构在安排工作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身体状况、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阶段。对于高龄护士,可以合理利用他们的经验优势,同时为年轻护士提供更多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比如,建立师徒制度,让高龄护士一对一地指导年轻护士,使年轻护士在传承经验的同时,也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样既能避免出现一方觉得另一方在“坐享其成”的情况,又能促进整个护理团队的和谐发展。

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职业精神的内涵。职业精神不仅仅是拼搏在一线,也包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86岁的护士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是通过经验传承还是后勤保障,都是在为护理事业贡献力量。而年轻护士在一线面对病患,也是在践行自己的职业使命。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责任与担当,不能简单地用是否在一线工作来衡量其职业价值的高低。

对于这位86岁护士被骂上热搜的事件,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它不仅仅是一个个体遭受网络舆论攻击的案例,更是反映了职场中深层次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尊重老一辈工作者贡献的基础上,优化职场分工,促进代际沟通与合作,让每一个年龄段的工作者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充满活力的职场环境,避免类似的争议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