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膀胱癌新疗法近80%肿瘤消失

时间:2025-06-13 09:59:36

在肿瘤治疗领域,一项突破性进展正引发广泛关注:一种创新疗法在3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惊人的疗效——近8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3个月内实现肿瘤完全消失。这一数据源自ENVISION试验,针对复发性低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群体,其完全缓解率高达79.6%。这一成果不仅为特定癌症类型患者带来希望,也标志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又一里程碑。

疗法核心:UGN-102的机制与FDA审批进展

该疗法的核心是一种名为UGN-102的创新药物,由UroGen Pharma公司开发。其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化疗或放疗,而是通过局部给药方式直接靶向膀胱内肿瘤细胞,诱导特异性凋亡。根据3期临床试验结果,UGN-102不仅实现快速缓解,还表现出持久疗效——这意味着肿瘤消失后不易复发。基于这些数据,开发商已向美国FDA递交新药申请,目前正处于审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FDA此前已批准43种细胞和基因疗法,但尚未涵盖外泌体治疗领域,这使得UGN-102的审批动态更具行业风向标意义。

精准适应症:为何选择这类膀胱癌?

该疗法针对的复发性低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属于相对惰性但易反复发作的肿瘤类型。传统治疗需通过多次手术切除,但UGN-102提供了一种无创替代方案。用通俗比喻解释,就像用精准的“化学溶解剂”替代手术刀,既能清除病灶,又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误伤”。临床试验中纳入的患者群体均经历过至少一次复发,这意味着该疗法解决了临床实践中最棘手的难题之一——降低复发率。

疗效数据的深层解读

79.6%的完全缓解率在肿瘤治疗领域堪称惊艳。作为参照,传统化疗对同类患者的缓解率通常不足50%,且伴随显著副作用。UGN-102的疗效数据之所以引发轰动,还在于其“双高”特性:高应答率与高持久性。部分患者甚至在单次治疗后即达到长期缓解,这相当于为免疫系统争取到重建防线的“黄金窗口期”。此外,该疗法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主要局限在尿路刺激症状等可控范围内,大幅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行业影响:肿瘤治疗范式的转变

这一进展延续了近年来肿瘤治疗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的趋势。与FDA已批准的11种癌症免疫疗法(如PD-1抑制剂)相比,UGN-102代表了一种更垂直的治疗思路——针对特定亚型肿瘤设计专属武器。业内专家认为,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将成为未来十年研发主流,尤其适用于那些传统疗法效果不佳的“难治型”癌症。

患者获益的多维视角

除医学价值外,该疗法还显著降低社会经济负担。以典型治疗周期计算,传统方案需患者平均每年接受4-6次手术,而UGN-102可能将疗程压缩至3个月内完成。这种“时间成本”的节约,对需长期带瘤生存的患者而言,相当于重新获得了工作能力和家庭生活参与度。更重要的是,近80%的肿瘤完全消失率,在心理层面打破了“癌症等于终身管理”的固有认知。

随着FDA审评进程的推进,这种创新疗法有望在2025年内惠及更多患者。其成功也提示着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当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切除这五大传统手段遇到瓶颈时,基于特定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定制化方案”将成为破局关键。医疗界正密切关注后续真实世界数据,以验证这种“三个月清零肿瘤”的奇迹能否从临床试验走向日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