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职称评审90天备战日记

时间:2025-06-13 17:09:06

2025年3月15日 周一 阴

窗外的路灯还亮着,诊室的最后一本病历刚归档完毕。翻开日程本,用红笔圈出“评审倒计时90天”——三个月,像一场马拉松的最后一程,既需要耐力,也得冲刺。今天开始,每天2小时的工作日备战和周末5小时的“加练”必须严格执行。时间管理上,我借鉴了马拉松训练的周期划分:前4周夯实基础(论文修订),中间4周专项突破(病例报告整合),最后4周模拟实战(答辩预演)。手机定时器设为45分钟一个“番茄钟”,像输液滴速一样精准控制效率。

材料准备:从碎片到拼图

下班后整理了电脑里散落的文件:5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2篇待补实验数据)、30份典型病例报告(需按病种分类)、3项参与的省市级科研项目证明(缺一份结题报告盖章)。这堆“拼图碎片”让我想起实习生第一次缝合伤口的手忙脚乱——现在需要的是一针一线的逻辑。最头疼的是教学证明,去年带教的48课时记录在科室电脑里,明天得找教务科补签名,像追讨一笔陈年“学术债”。

2025年4月20日 周三 雨

心理调适:与焦虑共存

凌晨2点,第N次惊醒。梦见答辩时评委举着“数据不显著”的牌子,像手术室里突然报警的监护仪。白天科主任的话还在耳边:“材料厚度不等于质量”——他当年凭一项专利破格晋升,像用微创手术解决了开放难题。今天尝试了正念呼吸,把评审标准逐条写在便签上贴满浴室镜子,刷牙时默念“临床贡献权重40%”,仿佛在给自我怀疑打疫苗。

2025年5月30日 周五 晴

实战经验:预演即战场

周末模拟答辩时,妻子扮演评审专家抛出连环问:“您这篇关于糖尿病足治疗的论文,样本量如何支撑结论?”——像突然被家属质疑手术方案。事后复盘发现,病例报告中的随访数据缺失如同术后未拆的线头,必须连夜补全。科研项目材料则像化验单,光有数据不行,还得附上伦理审查证明这份“诊断书”。

2025年6月12日 周四 多云

最后一周的冲刺像急诊夜班:周一把论文终稿送印刷厂(比预定截稿日提前48小时,如同抢在黄金时间窗完成溶栓);周三扛着20斤重的材料箱去人事科(重量堪比手术器械包);今晚最后一次核对清单,发现教学证明里混进了学生的考勤表——这种“带教并发症”让人哭笑不得。

尾声:无影灯下的答案

此刻的平静像手术结束后的洗手池。90天里,时间被切割成更细的颗粒:晨会前30分钟修改论文摘要,午休时用手机录答辩语音,甚至把病例讨论会变成模拟问答场。那些深夜伏案的时刻,终于明白职称评审不是终点,而是职业生命的又一次清创缝合——剔除浮躁,留下真正值得生长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