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西红柿的健康三重奏

时间:2025-06-25 14:15:00

心脏的天然防护罩:番茄红素的三重防线

心血管健康是全身机能的核心,而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犹如一道“生物盾牌”。研究显示,番茄红素能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氧化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其作用可类比为“血管清道夫”,通过抗炎和抗氧化双重机制清除血管壁的隐患。数据显示,长期摄入番茄红素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4%-17%,中风风险下降26%,因心血管问题导致的死亡风险更是减少37%。其核心机制包括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并阻断炎症核心调节因子NF-κB的活性,相当于从分子层面关闭了炎症的“总开关”。剑桥大学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番茄红素可能通过特定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细胞,避免细胞死亡引发的连锁损伤。

免疫系统的精密工程师:维生素C的多维赋能

维生素C在西红柿中的含量虽不如柑橘类突出,但其协同作用使其成为免疫防御的“幕后工程师”。它通过中和自由基减少免疫细胞损伤,好比为免疫系统提供“防弹衣”;同时激活白细胞功能,加速抗体生成,相当于为身体安装“快速响应系统”。实验表明,维生素C能强化皮肤黏膜屏障,阻止病原体入侵——这一过程可形象化为“加固城墙”与“增强哨兵巡逻”。对于感染恢复期人群,其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特性还能加速伤口愈合,形成从预防到修复的闭环保护。

皮肤的修复师:维生素K与钾的协同美学

西红柿对皮肤健康的贡献来自维生素K与钾的“黄金组合”。维生素K被喻为“皮肤消防员”,通过调节炎症细胞活动扑灭红肿、瘙痒等“小火苗”,同时促进胶原蛋白再生,减少皱纹深度。研究发现,其对黑眼圈、疤痕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抑制色素沉积相关。而钾离子则像“细胞水平衡师”,通过维持细胞内外的电解质稳定,确保皮肤水分充盈,延缓松弛。需注意的是,过量摄入钾可能导致心律异常,但一个中等大小西红柿仅含约290毫克钾,远低于每日安全阈值,堪称“心脏友好的美容剂”。

藏在日常饮食中的健康方程式

西红柿的价值不仅在于单一成分,更在于营养素的协同效应。例如,维生素C能促进番茄红素的吸收,而钾与维生素K共同调节血管张力与皮肤代谢。建议将西红柿与橄榄油搭配食用,脂溶性环境可使番茄红素生物利用率提升3-4倍。对于高血压人群,其高钾低钠的特性尤其适合纳入控盐饮食。但需注意,未成熟西红柿的龙葵碱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成熟果实的红色越深,营养价值通常越高。

从心脏到皮肤,从免疫防御到细胞修复,西红柿以平凡之躯承载着非凡的健康使命。这颗“会呼吸的营养胶囊”,正用科学验证的方式,重新定义“餐桌上的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