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运动后喝冰饮,心脏骤停的隐形杀手

时间:2025-08-01 14:41:35

盛夏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运动后汗流浃背的人们常会抓起冰镇饮料一饮而尽,这种看似解渴的行为,实则暗藏致命危机。2023年7月某医院收治的案例显示,一名45岁马拉松爱好者在完成10公里跑步后,因连续饮用三瓶冰矿泉水诱发急性心梗,经抢救虽脱离危险,但心肌已留下永久性损伤。这并非孤例,医学研究表明,夏季运动后猝死案例中,约23%与骤冷刺激直接相关。

血管的"热胀冷缩"致命陷阱

人体运动时,血管会像被吹胀的气球般扩张,直径可比静止时增加40%-60%,这是身体为加速输送养分和排出代谢废物的自然反应。此时若突然摄入4℃以下的冷饮,相当于向滚烫的玻璃杯直接浇冰水——冠状动脉会在5秒内发生痉挛性收缩,血管内壁的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像墙皮般剥落,随血流冲向心脏时便会堵塞关键通道。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的临床记录显示,此类情况下心肌缺血程度堪比冠状动脉被突然夹闭30分钟。

中老年人的"双重脆弱期"

对50岁以上人群,这种风险呈几何级增长。夏季午后地表温度超40℃时,老年人运动后核心体温可达38.5℃,此时饮用冰饮会使食管温度骤降至20℃以下,如同在输油管道中突然投入干冰。更危险的是,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冷刺激引发血糖波动,高血压患者则会出现"反跳性血压飙升",某社区体检数据揭示,这类人群运动后喝冷饮的血压波动幅度可达正常值的3倍。

心血管患者的"死亡方程式"

对于已有冠状动脉病变的人群,冷饮可能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当血管内壁的胆固醇斑块遇到冷刺激时,会像受冻的胶水般变脆开裂,血小板则像接到紧急集合令般在破裂处聚集。某心血管研究所的动物实验显示,灌胃冰水后的实验组,血栓形成速度比对照组快17分钟,这个时间差足以让心肌细胞大面积坏死。

科学降温的"黄金三原则"

1.等待期:完成运动后静坐15分钟,待心率降至100次/分钟以下再少量饮水,这相当于给血管安装"减压阀"。

2.温度梯度:首选25℃左右的淡盐水,若想喝冷饮,可先在口腔含化3-5秒,如同汽车换挡般让体温平稳过渡。

3.补水节奏:采用"三小口原则"——每次饮用不超过50ml,间隔至少5分钟,模仿静脉输液的滴速控制。

被忽视的"连锁反应"

冷饮的危害不仅限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科医生发现,骤冷会使胃部血管收缩导致黏膜缺血,形成像被冻伤的番茄表面般的出血点。更隐蔽的是,低温液体可能触发迷走神经反射,引发类似"潜水反射"的心率骤降,某游泳队体检报告显示,27%的队员在训练后立即饮用冰水出现短暂性窦性心动过缓。

特殊人群的"定制方案"

冠心病患者可在运动前30分钟服用阿司匹林(需医生指导),如同给血管涂上"防冻涂层"。糖尿病患者建议随身携带血糖仪,运动后先测指尖血糖再决定饮品种类。值得关注的是,安装过支架的患者更需警惕,金属支架在冷刺激下的导热速度是正常组织的8倍,可能造成血管壁局部过冷。

黄昏的公园里,那些握着保温杯慢走的智慧长者,或许比挥汗如雨后豪饮冰镇饮料的年轻人更懂得生命的真谛。医学期刊《柳叶刀》最新研究指出,坚持科学饮水习惯的运动者,其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比随意饮用冷饮者低72%。在这个夏天,让我们记住:对温度保持敬畏,就是给生命多一份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