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药物避光:你不知道的用药细节
时间:2025-08-19 09:23:51
在临床治疗中,药物输注是否避光常引发患者和家属关注。以左氧氟沙星为例,这种广谱抗菌药物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但其输液袋是否需要全程"遮脸"却让许多人困惑。实际上,药物避光涉及复杂的药物化学特性与光稳定性的平衡关系。
避光输注的必要性:看不见的化学反应
当光线穿透输液袋时,特定波长的光能会引发药物分子结构改变。以左氧氟沙星为例,其分子中的氟喹诺酮结构在光照下容易发生光解反应,就像阳光下的冰块会逐渐融化,这种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可能导致抗菌活性降低20%-30%。临床研究显示,暴露在日光灯下4小时的左氧氟沙星溶液,降解产物会增加3倍以上。
避光措施的双重防护
对于需要避光的药物,医疗机构通常采取"双重保险":棕色玻璃瓶隔绝90%以上的可见光,相当于给药物戴上墨镜;避光袋则像防晒衣般全程覆盖输液管路。实际操作中,即使使用透明输液袋,只要及时套上专用避光罩并控制输注时间(通常不超过4小时),同样能达到保护效果。
临床常用药物避光清单
1.硝普钠:堪称"见光死"的代表药物,光照下会分解产生剧毒的氰化物,必须全程避光输注。
2.氨茶碱:如同精密仪器般敏感,光照会导致药液颜色变深、疗效波动,需要避光保存和输注。
3.脂溶性维生素:这类营养制剂遇光易氧化失效,就像切开的苹果暴露在空气中会褐变,需避光保存。
特殊场景的应对策略
对于需要移动检查的患者,可选用便携式避光输液套,其多层复合材料能阻挡98%的可见光和紫外线,类似汽车隔热膜的防护原理。当遇到停电等突发状况时,临时用深色布料包裹输液袋也能起到应急保护作用,但需注意布料厚度应达到牛仔布级别才能有效遮光。
避光药物的管理智慧
药房储存时采用"三色标签"管理系统:红色标签代表严格避光药物,需存放在避光柜内;黄色标签为输注时避光药物,类似需要冷藏的酸奶,开封后要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绿色标签则为常规保存药物。这种分类管理法既保证用药安全,又避免资源浪费。
以下为部分常见药物避光要求对照表:
| 药物名称 | 避光原因 | 储存要求 | 输注注意事项 |
|-------------|------------------------|-----------------|--------------------|
| 左氧氟沙星 | 光解导致药效降低 | 原包装避光 | 输注全程避光 |
| 硝普钠 | 光照产生氰化物 | 避光冷藏 | 现配现用+避光罩 |
| 氨茶碱 | 光氧化致效价下降 | 室温避光 | 6小时内完成输注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同厂家的药物因辅料差异可能存在避光要求区别。某品牌左氧氟沙星的稳定性试验显示,在室内自然光下保存8小时后,其有效成分仍保持95%以上,这说明现代制药技术已通过改进制剂工艺提升药物光稳定性。但为保险起见,仍建议按说明书要求执行避光操作。
正确理解药物避光要求,既要避免"过度保护"造成的资源浪费,也要防止"麻痹大意"导致的药效损失。就像防晒霜需要根据紫外线指数选择SPF值,药物避光也应该根据具体药物的光敏感程度采取分级防护措施。当患者或家属对输液操作存在疑问时,及时咨询药师或医护人员可获得精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