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医务人员材料里绝不能出现的三个字!

时间:2025-04-29 15:05:14

在医疗领域,每一份病历、每一次诊断、每一项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医务人员作为守护健康的卫士,他们的专业素养、严谨态度以及准确的判断至关重要。而在这一系列医疗工作的背后,有三个字是绝不能出现在医务人员材料里的,那就是“想当然”。

“想当然”,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与隐患。在医疗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或惯性思维去处理。医学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科学,人体的生理机能、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容不得丝毫马虎与随意。

从病历记录方面来看,“想当然”可能导致关键信息的遗漏或错误记载。病历是患者病情的真实反映,也是后续诊断、治疗以及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依据。如果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时,对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只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填写,而没有进行详细的询问、细致的检查,那么这份病历就可能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例如,对于患者既往过敏史的记录,若只是凭借印象或推测,而未实际核实,一旦在后续治疗中使用了患者过敏的药物,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诊断过程中,“想当然”更是要不得。疾病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同一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不同的患者即使患有相同疾病,其具体表现也可能存在差异。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分析,结合各种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若仅凭经验或第一感觉就“想当然”地给出诊断,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比如,有些疾病在初期可能与其他常见疾病症状相似,若不加以仔细鉴别,就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治疗环节同样不能有“想当然”的存在。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诸多因素。如果医务人员在没有充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按照常规或自己以往的经验“想当然”地进行治疗,可能会使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引发不良反应。例如,在用药剂量上,不同患者的耐受性不同,若不根据实际精准调整,可能会因剂量过大给患者带来伤害,或者因剂量不足无法有效控制病情。

“想当然”还可能影响到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医疗团队通常需要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救治工作。如果在交接患者信息、讨论治疗方案时,有人“想当然”地表达观点或传递信息,就可能导致团队成员之间产生误解,进而影响整个治疗流程的顺畅进行。

无论是病历书写、诊断、治疗还是团队协作,医务人员都必须摒弃“想当然”的思维模式,以严谨、科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医者的初心与使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