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首页>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4-0188
  • 国内刊号:51-136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2001年第01期

颌面部平时火器伤的治疗(附20例报告)

李健;王婕;杨振祥;陈晓钟;明慧

关键词:颌面部, 火器伤, 治疗
摘要:平时火器伤与战时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颌面部火器伤,城乡均有发生,由于致伤火器多为自制猎枪,类似霰弹枪,弹丸较小,弹速较低,在伤道类型、损伤范围、污染程度等方面都有其特点。自1993年以来,我们共接诊颌面部平时火器伤2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16~53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有误伤、自伤及被他人击伤。原发伤道存在于头顶、额、颞、颌面、眼眶、鼻、颈及手臂等,其中双侧或单侧眼球破裂的2例,下颌骨骨折的2例,上下唇部分缺失的3例,异物位于上颌窦内的4例,翼腭窝内1例,眶内2例,鼻腔内1例。经体检及术中探查共发现异物105粒,其中一位患者多达25粒。经手术共取出87粒,取出率为83%。2 结果  20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其中伴有金属异物存留者3例,存留部位为翼腭窝、翼颌间隙等部位(X线以片证实),未发现功能障碍及皮肤粘膜感染。2例共3只眼球因破裂并异物存留被摘除,2例下颌骨骨折经单颌牙弓夹板固定及颌间牵引治疗而治愈,4例上颌窦内金属异物存留经口内前庭沟切口开窗取出,术后伤口愈合良好。3 讨论3.1 颌面部平时火器伤的特点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我们发现颌面部平时火器伤的受伤距离较近,多为10m以内,由于冲击波及高温而造成的损伤常较明显,如表皮烧伤、下颌骨骨折等;伤道呈蜂窝状,极不规则,伤道范围与射击距离有关,常累及整个头面部;伤道内异物复杂,如小铁片、铅丸、塑料块等制弹丸,难以全部取出;单发伤较多,伤员一般情况较好,伤道污染程度轻,常可直接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救治[1〕。3.2 伤道初期外科处理 由于颌面部解剖学的特点,在伤道初期外科处理以切开、引流和去除异物为主,即消毒,冲洗伤道,仅剪除伤道表面明显损毁组织,清除可见异物,不作大范围组织切除。伤道通畅引流,视伤口情况一期或延期缝合。手术前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由于对伤道组织活力的判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2〕,加之火器伤一般入口较小,伤道极不规则,盲目切除深部组织易损伤面神经及颌面部血管,并常会影响面容及相应组织的功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故而对颌面部火器伤伤口采取不作或少作组织切除。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处理的伤口愈合良好,坏死组织排出极少,愈合时间与一般性外伤相似。火器伤必定与一般性外伤不同,实际处理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伤情及救治条件等因素作全面的分析而决定。